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2021年科学放流(放生)东海行活动在舟山举办:深入推进野化驯养在增殖放流中的应用实践
时间:2021-07-14  来源:中国农网  作者:韩超 韩超(编辑)  行业:渔业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韩超)盛夏时节是鱼类繁育生长的关键时期。为提升社会公众科学放流意识,加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科技支撑,7月9日,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联合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共同主办的2021年科学放流(放生)东海行活动,在“东海鱼仓”舟山渔场的中心区域——中街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举行。在活动现场,随着放流专用网箱一侧的拉链缓缓解开,700多万尾大黄鱼苗畅游东海。


据了解,本次活动中放流的大黄鱼苗,早在苗种成长阶段就已通过分级、分阶段、分海域培育等方式,逐步锻炼其游泳能力和自然摄食能力,并在位于中街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舟山岱衢族大黄鱼野化训练基地“集训”了一个月,个体平均成长到10厘米以上,它们“身强体壮、训练有素”。

山东省渔业发展和资源养护总站副站长王云中告诉记者,“对放流苗种在拟放流水域开展野化驯养,一方面可以减少放流苗种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的损伤,让放流苗种通过暂养的方式提高成活率;另一方面,经过野生驯养的苗种,可以更好地适应拟放流水域的生态环境,比直接进行放流增殖效果更明显。”

据介绍,人工培育苗种通常投喂的是颗粒饲料,环境均衡稳定,因此,苗种的自然行为属性比较低。之所以开展野化驯养,就是要提高人工繁育苗种进入自然水体后的捕食能力、躲避敌害能力和应对环境胁迫的能力。

“目前采用的野化训练方式,主要是在自然水域将鱼苗暂养一段时间,然后进行放流。我们仍需要探索一些更科学、高效、可行性高的野化驯养方法。”浙江海洋大学教授张秀梅表示,科研人员正在尝试开展放流前把颗粒饲料换成活体饵料,提升人工苗种进入自然水体后对活体饵料生物的捕食能力;并通过采取环境丰容、水流刺激、追赶训练等措施提高人工苗种的生态适应性,使其更加适合野外生存。

本次增殖放流示范活动中,科研人员还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首先,以舟山岱衢族大黄鱼为例,放流苗种均来源于海捕野生原种繁育,确保了种质血统的纯正。浙江海洋大学的专家团队,分别从基因层面、生化层面、生物外形多个角度分析确认岱衢族大黄鱼的纯度,并逐步制定形成一系列比较实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其次,利用基于设备和人工智能算法的放流苗种自动计苗器,解决了传统人工计数费时费力又不准确的问题。此外,舟山市还发挥船舶设计制造优势,设计研发了多种增殖放流专用船型,集增殖放流、海洋旅游、科研科普、佛教文化、生态修复等功能为一体,成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明星载体。 

活动当天,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研讨会也在舟山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专家与舟山市渔业、宗教、公益组织、捐赠企业等各方代表共同就“科学开展增殖放流”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

“增殖放流从经济角度来看,是为了提高增殖资源回捕量;从生态角度来看,是为了恢复渔业资源与水域生态质量。开展野化驯养就是要把放流苗种的成活率尽量做到最大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程家骅说。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章守宇则表示,目前放流苗种的野化驯养标准还处于实践阶段,如何做好某单一品种的野化驯养,需要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出相应的标准,并不断扩大推广范围。

专家们一致认为,下一步应着力从以下个几方面推进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一是增强增殖放流科技支撑能力,推动科研力量深度参与增殖放流工作;二是强化标志放流和跟踪监测,争取搞清楚说明白放流效果;三是加强放流苗种野化驯养,着力提升放流苗种成活率;四是建立健全增殖放流苗种供应体系,优化增殖放流工作机制;五是加强和规范对社会放生活动的指导,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科学参与。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把增殖放流这件好事办实、办好,为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 荐 信 息 发布
相 关 文 章 发布
    无相关信息
栏 目 最 新 发布
栏 目 热 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