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安徽:大宗淡水鱼养殖“节节攀升”
时间:2023-06-15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王春植 王春植(编辑)  行业:渔业

安徽:大宗淡水鱼养殖“节节攀升”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

5月是大宗淡水鱼新品种繁殖的高峰期,记者走进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大宗淡水鱼养殖技术创新团队新品种养殖典型示范基地—安庆市皖宜季牛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整个基地满是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大宗淡水鱼新品种经过挑选、配对、催产、授精等步骤后,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粒粒晶莹的受精卵。受精卵经过30小时以上的孵化,卵膜破裂,一条小生命就此诞生,俗称“水花”。一条条小生命“水花”苗在孵化环道内继续发育,待鱼苗颜色变深见腰点,卵黄囊吸收,能平游且具基本顶水能力,即可售卖或者出环下池继续培育成“夏花”。在基地养殖塘口,大宗淡水鱼养殖技术创新团队对每个塘口的放养情况均进行了标牌标注,遵循主养占80%、套养占20%的原则,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实现多元化产出,规避单一品种养殖风险。

淡水鱼新品种层出不穷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基地绿水青山环绕,生态环境优美。针对示范基地养殖模式及尾水治理问题,大宗淡水鱼养殖技术创新团队因地制宜,为示范基地设计了池塘-湖泊复合型生态养殖模式,通过生态沟渠将池塘、湖泊联通,构建池塘—生态沟渠—湖泊循环水养殖生态系统,生态沟渠种植水生蔬菜、花卉等,湖泊开展生态增养殖,功能为净化水质,主要放养滤食性的鲢、鳙。皖宜季牛公司作为国家种业阵型企业,积极探索种业振兴之路,目前不仅引进了异育银鲫“中科3和5号”、长丰鲢、长丰鲫、团头鲂“华海1号”、合方鲫共6个新品种,还自研了新品种杂交鲂鲌“皖江1号”,是安徽新品种最全的公司。

“大宗淡水鱼包括草、青、鲢、鳙、鲤、鲫、鳊、鲂,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养殖品种,也是淡水养殖产量的主体。”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所长江河介绍说,近年来,安徽大宗淡水鱼养殖年均产量126.5万吨,占养殖水产品总产量的60.9%,产业地位极其重要,为该省“菜篮子”稳产保供作出了突出贡献。大宗淡水鱼不仅可提供丰富优质的动物蛋白质,在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宗淡水鱼食性大部分是草食性和杂食性,甚至以藻类为食,且栖息于不同的水层,是生态养殖不可缺少的鱼类,其产业是节粮型、环境友好型渔业的典范。因此,发展大宗淡水鱼养殖可确保我国水产品可持续供应,也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乡村要振兴,种业须先行。水产种业是守护水产养殖业的“芯片”,也是渔业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保障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促进现代水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据介绍,目前经国家审定的大宗淡水鱼新品种有异育银鲫“中科3/5号”、长丰鲢、长丰鲫、团头鲂“华海1号”、福瑞鲤、合方鲫等,相对于地方土著品种,选育的大宗淡水鱼新品种具有繁殖能力强、成活率高、抗病能力强、饵料系数低、耐低氧、生长速度快、池塘产量高等诸多优越的生产性能,有效促进了大宗淡水鱼养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领导专家参观大宗淡水鱼新品种孵化环道 资料图

养殖效益逐年提升

张起防是宜秀区渔业协会的养殖户,已引进并养殖大宗淡水鱼新品种多年。“之前养殖的大宗淡水鱼品种是本地土著品种,在养殖过程中发现本地品种存在饵料系数高、生长速度减缓、抗逆性差、病害多、产量下降等不利因素。前几年,我有幸参加了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举办的大宗淡水鱼新品种推荐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引进了一些新品种水花苗,在养殖过程中发现大宗淡水鱼新品种不仅生长优势明显,饵料系数还低,在抗病、耐低氧、成活率等方面性能优越。”张起防告诉记者,从这几年养殖的效果来看,大宗淡水鱼新品种较本地土著品种,亩产量提高20%左右,根据养殖品种的不同,亩增效益在260-1000元。

得益于优越的生产性能,近几年大宗淡水鱼新品种在安徽示范推广快速。大宗淡水鱼养殖技术创新团队秉持“发展养殖,种业先行”的思路,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为平台,结合院成果转化《大宗淡水鱼新品种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转化应用》项目任务,持续开展大宗淡水鱼新品种的引进、培育、扩繁、改良及配套健康养殖技术构建等工作。近十年来,大宗淡水鱼养殖技术创新团队累计引进长丰鲢亲本220组、后备亲本350组,繁殖3.2亿尾;引进长丰鲫亲本1800组、水花1300万尾,繁殖1亿尾;引进异育银鲫“中科5号”后备亲本3000斤,繁殖0.5亿尾;引进团头鲂“华海1号”水花100万尾,繁殖1亿尾;引进合方鲫水花100万尾;在长江、淮河、环巢湖三大渔业经济带,累计示范面积3000亩以上,辐射面积5万亩以上。

养殖户正在进行大宗淡水鱼新品种亲本筛选 资料图

绿色养殖模式集成供选择

好的品种需要配套好的养殖模式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有了专家的支持,我们养鱼就有底了。”安庆市皖宜季牛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感叹道,专家们根据新品种特性,结合安徽各地区池塘结构特点,参考现代化的养殖理念,归纳出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技术模式等7种大宗淡水鱼新品种绿色高效养殖模式。养殖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模式开展新品种的高效、绿色养殖。

水产所研究员李海濂介绍说,经过专家们长年摸索开发的7种绿色养殖模式分别为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技术模式;池塘-湖泊复合型生态养殖模式;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技术模式;池塘—山泉水分段养殖模式;陆基圆池+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涵盖了目前养殖户不同环境和生产条件下的需求。

以优异种质资源引进、苗种繁育、健康养殖为主线,以国家现代渔业政策为导向,配套研发无抗、节能、减耗、循环为特点的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安徽省实现了大宗淡水鱼养殖的绿色环保、提质增效。目前,大宗淡水鱼养殖技术创新团队还在安徽建立了成熟的引-育-繁-推技术体系,有效提高了安徽省大宗淡水鱼新品种覆盖率,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 荐 信 息 发布
相 关 文 章 发布
    无相关信息
栏 目 最 新 发布
栏 目 热 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