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致富 > 综合科技
“土豆馒头”正在走上我们的餐桌
时间:2017-03-28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作者:未知 

 

公众关注的马铃薯主食化,一周前获迄今最重要技术进展——3月19日,由中国农学会组织的“马铃薯中式主食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成果评价会上,包括三位院士在内的专家组一致给予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评价。至此,马铃薯主食产业化已经没有了任何技术障碍。

“四无”基础:所有相关技术指标原来都是空白

“马铃薯主食化相关所有技术指标,原来都是空白”,该项成果第一完成人、中国农科院加工所所长戴小枫研究员表示。此前,马铃薯主食化的基础是“四无”:无可参考的技术评价方法,无可利用的核心关键技术,无可利用的专用设备,无可消费的马铃薯主食产品。该项成果一举变“四无”为“四有”,而且在所有环节,都有海量技术数据作量化支撑。

以马铃薯的营养价值为例,以往,“土豆不起眼,浑身都是宝”这样定性的话说过无数遍。该项成果则首次创建了马铃薯主食产品的营养当量评价方法,并据此阐明了马铃薯原料占比对产品品质的影响规律,创建了基于营养当量/成本比的马铃薯主食最优占比阈限(即马铃薯粉占20%—50%)。

中国农科院加工所传统食品加工与装备研究室主任张泓研究员介绍,经测算,30%的马铃薯馒头与普通小麦馒头相比,总膳食纤维是其2.7倍,维生素E是其4.9倍,硒是其7.9倍;20%的马铃薯面条与普通面条相比,维生素A(即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1分别是其2倍和5倍。马铃薯主食产品的钙、铁和钾含量普遍高于同类小麦主食产品,分别是后者的1.2、1.1和2倍左右;而每100克中钠含量10.76毫克,比普通小麦粉馒头低189毫克。

加工成型难:老祖宗屡试屡败

马铃薯如此营养健康,为何从中美洲引进400多年来,国人一直“不拿土豆当干粮”?

戴小枫分析,基于中式主食“四大件”——北方人习惯吃的馒头、面条,南方人习惯吃的米饭、米线,都需二次加工成型,如何用马铃薯做出“四大件”,我们老祖宗一定反复尝试过,但都没有成功。其原因,张泓解释,马铃薯全粉不含面筋蛋白,制作馒头、面条等主食时,存在成型难、饧发难、硬度大等技术难题,多年来不可逾越。以主食加工中难以省略的工序揉面为例,普通小麦面粉仅凭人力揉制即可;而加入30%马铃薯粉再做馒头,揉面过程中平均每40平方厘米需施加6吨重力,以外力改变其“质构”,使马铃薯粉也像普通面粉一样易加工成型。“没有专用设备,古人也就无能为力了”。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 关 文 章 发布
    无相关信息
栏 目 最 新 发布
栏 目 热 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