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致富 > 综合科技
农科城里结硕果 开辟产业新路径
时间:2020-08-31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作者:未知 

见习记者 杨杰 陕西农村报记者 张晓强

狭小的办公室被一袋袋油菜籽塞得满满当当,只在最中间部分留出一条小道出入。墙边堆放着许多塑料筐,筐里整齐摆放着装有油菜籽的纸袋子,每个袋子上都有标签,上面清楚地标记着育种材料的品种以及编号……这是8月24日记者在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专家韦世豪办公室里看到的一幕。

提起他参与研发的油菜新品种“秦杂油7号”,韦世豪难掩心中的激动:“我们与河南大学联合培育的‘秦杂油7号’,其α-亚麻酸含量高达13.8%,相对含量比一般的油菜品种要高50%以上,是目前通过国家登记的α-亚麻酸含量最高的春油菜新品种。而α-亚麻酸又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人无法自主合成,只能从外界摄入。因此,这一品种的成功培育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秦杂油7号”已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和科技成果登记。

新品种的研发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从最初的优良亲本选择到测配杂交组合再到不同区域多年多点小区试验,直至小面积示范、大面积示范,最终进行全面推广,这一过程往往需要20余年。与此同时,“秦杂油7号”属于跨区域育种,西起新疆伊犁,东至内蒙古呼伦贝尔,各地区的气候条件等差异为育种工作增加了难度。此外,我国春油菜区域跨度大,要培育出优质品种,就必须在各地区建立育种基地,因此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成本极高。

“为了确保新品种的质量与产量,我们在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等地建立试验、示范点8个,形成了覆盖整个春油菜区的新品种(系)测试网络体系。每个试验站设有专业的人员负责该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测试,通过观察记录品种的田间性状等方式,鉴定该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与稳定性,对其产量进行测试,为新品种的不断优化以及未来推广打下坚实基础。”韦世豪说。在经过两个生长周期的小区布点试验后,“秦杂油7号”平均亩产达到了230公斤左右,含油量平均在46%到50%之间,基本达到育种目标及预期产量。

谈及“秦杂油7号”的种植前景,已有33年油菜育种经验的著名育种专家田建华感慨道:“品种育成,路只走了一半。农业生产中不可控因素众多,种植农户的传统栽培模式和生产习惯的转变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各种问题,只有在生产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促进新品种的健康发展。我们后续还将不断地进行品种推广,结合各产区生产实际,针对不同产区的自然条件,采用不同的栽培技术,充分发挥新品种优势,为种植户实实在在带来经济效益。”

据了解,“秦杂油7号”属高油高产中早熟品种,适宜在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高海拔、高纬度春油菜区种植。其株型紧凑、抗倒抗旱,适宜机械化收获。油籽颜色鲜亮、商品性好,是营养健康菜籽油的优质原料。该品种的育成,为生产更高含量的α-亚麻酸菜籽油提供了原料品种,也为我国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 目 最 新 发布
栏 目 热 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