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致富 > 综合科技
科技开创“李杏”新时代
时间:2020-09-18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作者:未知 

科技开创“李杏”新时代

辽宁省农科院果树所所长刘威生(右)在给果农做指导。

“三月风光一岁无,杏花欲过李花初”,中国古代诗人写了很多有关风花雪月的诗句,涉及李、杏的不少,也说明李、杏很早就在我国栽培。

李、杏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地区分布广泛、种质资源丰富,但产业化程度低、商品产量少,主要原因是,相对于其他果树而言,育种工作明显滞后,缺乏综合性状好的李、杏品种。

辽宁省农科院果树所通过二十余年努力,在系统开展李、杏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的基础上,率先提出李、杏育种路径图,攻克了果树育种周期长、效率低的世界难题,突破性地育成新一代李、杏品种,水果将迎来李、杏的新时代。

李杏新品种符合市场之需

9月是李子成熟上市的季节,辽宁省盖州市小石棚乡杨树房村的种植户李德峰家果园里,李子还未完全成熟,他告诉记者:“我从2012年引进省果树所的新品种‘国峰2号’‘国峰7号’等,从前几年的12元一斤涨到现在20元一斤还是供不应求。”

他家的李子为什么这么受欢迎,记者品尝了一下,与平常吃到的李子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市面上的李子通常又酸又涩的,而这个新品种却感到甜香口感特别好,一下颠覆了记者对李子的认知。

“这李子非常好吃,我第一次到这来尝过,就觉得这是最好吃的李子。”杨树房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子鉴到这后也惦记上了李子的新品种。

杨树房村有果树300多亩,大多是苹果与葡萄,眼看大家今年种苹果的都不赚钱,黄子鉴就想着种什么品种让老百姓挣钱,他没少到李德峰的园子里转悠:“这是省果树所示范基地,种李子的经济效益很高,是普通果树的5到10倍,我们村是美丽乡村示范村,发展李、杏新品种对扶贫成果巩固、乡村产业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庭院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出路。”

原先李德峰家种了苹果、葡萄等水果,后来不挣钱就淘汰掉种上了李子,家人还对他说:“你把苹果树刨了,又把葡萄刨掉了,看你还种啥,李子好使不。”在果树所专家的指导下,李德峰从最初的4亩地现在已经扩大到20多亩地都种上了李子。

李和杏果实鲜美、营养丰富、保健价值高,李、杏不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且还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李也有很好的美容养颜作用,是最保健的果品之一。因此杏树被称为“长寿树”,李树被称为“美容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果品营养保健价值越来越重视,李、杏从小众水果登上前台。

辽宁省农科院果树所所长刘威生向记者介绍,在果品消费多样化的背景下,果树生产施行供给侧(树种)结构性调整已势在必行。针对李、杏产业缺乏优质耐贮运的新品种问题,通过育种思路确定、育种技术改进、果实软化机理与硬度遗传规律探索与新品种选育等方面,持续攻关20年,最终培育出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李、杏新品种。

“第三代品种”锋芒初露

辽宁援疆专家邢维杰在新疆塔城地区农科所的生产基地引进了“国之鲜”杏,试种了15亩地,第二年就见果,果大、着色红、鲜食品质佳、耐贮运,很多人看了很震撼,在当地引起轰动。

从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的李、杏主栽品种为地方品种,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增加适应性)和人工选择(提高鲜食品质)下形成的土著品种,特点是优质、适应性好,但成熟后果肉软、外观不鲜艳、稳产性不好、商品性差,如辽宁的“盖县大李”、浙江的“槜李”、福建的“芙蓉李”、广东的“三华李”、四川的“脆李”、河北的“串枝红”杏、北京的“骆驼黄”杏等,研究人员称之“第一代品种”。

从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以来,一些从国外引进的李、杏品种在一些地方逐渐成为主栽品种,即国外科研单位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培育的改良品种,如美国的“福莱”李(也叫“黑宝石”李)、“黑琥珀”李、“幸运”李、“金太阳”杏、“凯特”杏等,共同特点是,果肉较硬、耐贮运、着色好、果个大、丰产稳产性好,也就是商品性好,但明显缺点是鲜食品质欠佳、抗病性差,这是“第二代品种”。

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李杏研究室依托丰富的李、杏种质资源优势、深厚的资源鉴定评价积淀、长期广泛的产业调研支撑、先进的育种理念和技术手段,通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培育出“国峰7号”“国峰17号”“国峰2号”李和“国之鲜”“国丰”杏等系列李、杏新品种,这些品种结合了第一代品种的适应性强、品质优和第二代品种的果肉硬(耐贮运)、着色好的特点,可以叫作“第三代品种”。

“去年我试着存储了1000斤的‘国峰7号’,到春节时卖到30元一斤,存储后的李子酸度减少口感还更好,我认为这是李子品种中最好的品种。”辽宁庄河市长岭镇富贵村的刘玉刚管理着200多亩的李子园,今年又租个冷库存储了2万斤李子。

江苏省徐州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宋庆科说:“辽宁果树所李杏团队是国内李杏研究的领军团队,在国际上也有重要影响。看到团队20年执着研究、创新,取得的成果,特别是育成的李杏新品种非常震撼,在江苏引种表现很好,要大力发展!”

科技支撑李杏产业化之路

辽宁省果树所在选育出新品种的同时,针对新选育品种特性与区试比较评价,集成研制出新品种的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彻底解决了李杏规模化生产中缺乏优质耐贮运品种的问题。在调查新品种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基础上,围绕新品种的授粉品种选择、整形修剪、设施内温度调控、适时采收、营养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问题,集成研制新品种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解决李、杏栽培管理粗放的问题。

该所从2010年开始陆续向全国各地进行布点、区试“国丰”“国之鲜”“国锋7号”等系列新品种和品系。通过不同地区的露地与设施栽培技术集成与优化研究,逐渐形成配套的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并在盖州市、庄河市、北票市等地结合配套栽培技术进行试验推广,取得较好的成效。

营口贝斯特园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2013年从辽宁省果树所引进李新品系“国峰7号”李、“国峰2号”李和“国峰17号”李,并按高效栽培技术进行种植,第4年即可亩产1200公斤,是普通品种的2-3倍,亩产值3.7万-4.44万元。2018年到2020年,累计发展200亩,新增产值393万元。

近几年,通过新品种区试、比较以及高效栽培技术的示范,目前在辽宁省推广新品种及配套技术面积约80万亩,占全省李种植面积90%以上。

在辽宁省外也有示范推广,如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的一个采摘园种了20多亩的国峰李子,园主张春向记者介绍:“过去的老李子没法比,国峰系列李从品质、硬度、口感都很好,这么讲就是小时候的李子味。我原来有40多个李子品种,都换成新品种,明年还要嫁接1万株国峰李。国峰李在大同耐寒耐旱,零下二十七八摄氏度也没事。国峰系列李是最好的品种,非常有推广前景。”

高端水果销售商鲜果传奇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波十分看好辽宁果树所的李、杏,他说新品种在上海进口水果平台销售很好,是国内育成的果树品种中,少有的优于国外品种、可以做全球市场开发的李、杏品种,李、杏新一代品种的选育成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

李杏团队的成员郝义介绍说,二年生大苗定植,定植3年后即可进入丰产期,4年生树亩产可达1000公斤以上,最高2000公斤。经多年栽培技术研究,以及技术优化、提升及推广验证,李、杏新品种与高效配套栽培技术为全国李、杏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

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 目 最 新 发布
栏 目 热 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