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致富 > 综合科技
中非减贫与发展伙伴联盟成立——授人以渔可解一生之需
时间:2022-11-29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于婷婷 

在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右一)让卢旺达留学生欧贝德·尼伊姆巴巴兹试尝幼嫩菌草的味道。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中国不仅通过减贫经验的分享,也通过援助项目积极支持非洲减贫事业的发展。”近日,中非减贫与发展伙伴联盟成立大会暨2022年中非合作论坛——减贫与发展会议在京召开,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如今,中非减贫与发展合作已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多层面、多领域的合作格局,在基础设施、农业、公共卫生等领域均取得显著成效。

为探究中国如何帮助非洲国家消除贫困,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近日,记者走访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对中国农业的援非成果进行深入了解。

中国种植经验让坦桑尼亚玉米大幅增产

坦桑尼亚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业总产值占国家GDP的25%,然而坦桑尼亚长期以来小农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力密集型的农业发展始终不足,当地农业产业、减贫以及经济发展仍存在诸多挑战。

2012年,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和坦桑尼亚总统府计划委员会合作在莫罗戈罗省佩雅佩雅村建立的第一个村级减贫学习中心落地启动。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相关负责人称,佩雅佩雅村减贫学习中心主要是要推广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成功经验,尤其是示范中国农民如何通过自力更生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村级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帮助坦桑尼亚农民学习掌握脱贫的方法和技能。

据参与帮扶的工作人员回忆,2015年的一天,一名叫蕾亚布的农民到佩雅佩雅村做客,看到一块玉米地长得特别好,就找到这块地的主人询问如何种出这样的玉米,在佩雅佩雅村农户的帮助下,她学会了制作“播种绳”,掌握了用绳子播种、间苗、除草等,当年她家的1英亩土地收获了9袋玉米,而之前却只能收5袋玉米。

“我们当时发现,佩雅佩雅村种玉米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部分农民玉米种植的密度不高,直接导致产量不高,项目实施前当地玉米每亩产量平均为150公斤,而同期中国玉米平均亩产已经是这个产量的10倍以上。”参与技术帮扶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说。

在农业生产的技术帮扶过程中,李小云团队通过将中国耕种经验“玉米密植增产技术”方案转移到非洲,设计了以合理密植、间苗、中耕除草保墒为核心的、不施化肥的旱作密植技术,契合了坦桑尼亚当地劳动力机会成本低、外部资金不足、化肥利用率低等社会经济现状。

据统计,2013-2014年,同位于莫罗戈罗省的辛巴村100多户示范户的产量从每英亩560公斤增长到每英亩1226公斤。截止到今年初,超过10个村庄近2000农户采用这项技术,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每亩玉米产量提高了约2-3倍。

中国菌草方案改善中非共和国群众生计

地处非洲中部的中非共和国土壤肥沃、自然条件适宜,但由于国内常年战乱,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导致中非共和国不时暴发饥荒,近一半人口面临粮食危机,成为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2018年,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与中非共和国就发展包括菌草在内的农业项目合作达成共识。次年3月,由中国驻中非共和国大使馆牵头,国家菌草技术带头人——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带队赴中非共和国开展菌草技术援助。

林占熺向记者介绍,“菌草是指可用作食用菌、药用菌栽培的高大草本植物。它生长迅速,当年春季种植,秋季就可采收,技术易操作、易推广。菌草对外援助已有24年的历史经验,可以为解决中非共和国的饥荒、粮食安全问题和缓解贫困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

经过三年多的帮扶,菌草技术援助项目组在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和其他地区建立示范点,已举办菌草技术培训班16期,培训学员613人;推广菌草栽培食药用菌合作组织5个、菌草养畜合作组织4个,推广菌袋生产示范点3个、菌草技术示范户314户。当地已具备初级菌草菌袋生产线,中非共和国学员成功在当地栽培出平菇、草菇和竹荪等品种,当地民众基本掌握“中国技术、中非栽培”的鲜菇种植技术。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菌草已经成为中国援外的金字招牌,已传播到世界106个国家和地区,并且针对不同的援助对象,中国还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帮扶方案。”

在南非,中国创建了“基地+旗舰店+农户”的模式,在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建起了32个菌草旗舰店;在卢旺达,中国团队开展了尼罗河菌草生态治理科学研究;在莱索托,中国团队推广菌草菇农户约1000户,建设菌草技术旗舰店16个,种草养畜缓解了当地因过度放牧造成的水土流失。

时至今日,不少非洲青年还漂洋过海来中国学习菌草种植、菌草栽培食药用菌、菌草养畜以及菌草生态治理等技术。在福建农林大学学习菌草技术的卢旺达、肯尼亚等国学生纷纷表示,他们要把在中国所学的知识传授给身边的人,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质量和提升环境质量。

中国杂交水稻让马达加斯加群众吃饱饭

“种植常规稻每公顷的收入大概在80万阿里亚里(约合人民币1300元),但种植杂交水稻可以达到500万阿里亚里。”早在2010年,马达加斯加安巴通德拉扎卡市阿拉法村的农户兰德尔成为第一批接受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示范中心培训的学员,一年后他种植的1公顷杂交水稻产量超过7吨,是常规水稻的3倍。如今,兰德尔种植的杂交水稻已超过20公顷,彻底摆脱了原本依赖打零工来维持温饱的状态。

在马达加斯加,农业人口占总人口80%以上,出口收入70%来自农业。当地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大米是第一主食,但是受种子和技术的限制,马达加斯加当地的水稻种植单产较低,难以满足当地的消费需求。

记者了解到,在2007年,中国政府与马达加斯加政府签署了杂交水稻示范中心项目换文,当年8月,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承担启动该项目。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相关负责人回忆称,“一开始我们在首都附近2公顷试验田进行了34个杂交水稻品种和2个当地常规品种比较试验,两年时间选育出M729等10个较当地品种明显增产的杂交水稻品种。然后将种子和部分农资赊销给农户,并指导他们如何种植。”

据介绍,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在示范栽培过程中,通过在示范中心的水稻种植活动中大量聘用当地农民,在播种、插秧、除草、治虫和收割等环节将种植技术传授给当地农民。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参与项目专家告诉记者,“当时在试验阶段,我们发现在水稻成熟期当地大量的变色龙在稻穗上爬行,导致水稻大量倒伏。为此我们推出了抗倒伏特征的水稻品种,以此减少倒伏现象的产生。经过十多年的试验示范推广,目前已成功培育5个具有高产、耐旱、耐淹和抗倒伏等优良特性杂交水稻品种。”

截至目前,杂交水稻项目组在马达加斯加推广杂交水稻种植面积52.45万亩,增产稻谷10.5万吨。马达加斯加也成为非洲杂交水稻面积最大、单产最高且第一个建立杂交水稻生产全产业链的国家。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龙成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于婷婷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 目 最 新 发布
栏 目 热 门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