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致富 > 综合科技
养殖“老把式”用上“新科技”
时间:2024-12-0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张小倩, 阅读次数:57

水质pH、溶解氧、氨氮……打开手机App,塘口的情况一目了然。“以前靠经验,天天盯着塘口,现在靠科技,既省力又精准。”南京一家农业公司养殖负责人吴玉龙是从事养殖的“老把式”,他说,“以前想都不敢想。”

这得益于该公司推行的数字化养殖技术。记者在该公司养殖基地的池塘看到,每个塘口都安装了水质传感器,边上立着水质在线监控箱、智能增氧控制柜等设备,屏幕上实时显现着氯离子、浊度、温度等水质信息,如需增氧,按一下按钮即可。工作人员手机上安装了App,还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远程操作。

“搞养殖的最怕水体变坏,出现‘翻塘’,损失严重。”吴玉龙告诉记者,现在一旦出现青苔、浮萍腐败,造成水质变坏的情况,设备就会报警,提示及时换水、增氧,至今几乎没再发生“翻塘”的现象。

数字化养殖,让水产养殖省时、省力、增效。据统计,通过减少巡塘、投喂等人力投入,实现亩均人工成本减少150元、投入品节约200元。“现在一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吴玉龙说。

数字化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变。“以前不敢放太多的虾苗,担心密度过大,现在能实时掌握指标,可以多投放。”吴玉龙说,现在每亩养殖密度已由10万尾提升到12万尾,产量增加了,效益也提高了。

该企业还配备了智能无人投饵机,科学设计定时、定量、定点投喂,让养殖的青虾、鲈鱼等水产品吃得好、吃得饱、长得快,而且个头更大、更均匀。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张小倩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