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2025年专题报告编纂和宣介资料开发系列项目申报公告
时间:2025-03-21, 来源: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 作者:未知, 阅读次数:12

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成立于1989年,现为农业农村部直属副局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在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三个历史阶段,分别承担了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理论研究、经验总结、政策宣传、干部培训、人才培育等重要工作。目前主要职责是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工作进展、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宣传,组织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关教育培训工作。


结合2025年工作计划安排,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决定组织实施乡村振兴专题报告编纂和宣介资料开发系列项目(5个),邀请各科研单位和社会机构申报实施,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申报项目


(一)编纂2025年乡村振兴政策与实践专题报告


1.目标任务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紧扣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安排围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部署,从政策解读问题分析、经验总结、趋势展望等角度出发,对深化农村改革进行专题研究,分类分项解读阐释农村改革的战略方针和政策举措,总结农村改革的进展成效和基本经验,分析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深化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强化农村改革、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迈上新台阶的政策建议,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社会各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2.内容安排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围绕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布局,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为题,编纂2025年乡村振兴政策与实践专题报告,梳理分析我国农村改革的发展历程、战略部署、政策举措和进展成效,分类分项解读阐释农村改革的战略方针和政策举措,总结农村各领域改革进展成效和基本经验,分析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展望农村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报告按如下框架内容进行编纂: 


(1)总体综述篇。梳理我国农村改革的变迁历程和内容框架,阐释我国农村改革的政策机制,展示我国农村改革的实践成效和基本经验。 


(2)专题阐释篇。紧扣乡村振兴总体框架,分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乡村文化发展、推进乡村生态建设、深化乡村建设行动、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完善乡村发展保障机制等专题,对每项专题下各领域改革从发展历程、阶段特征、政策举措、进展成效和发展趋势等角度进行深入阐释 


(3)趋势展望篇。对标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结合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阶段特征和实践需求,分析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挑战,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建议。 


以上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调整完善。 


3.成果要求 


(1)编纂报告。编纂1份乡村振兴政策与实践专题报告,不少于15万字。报告应与项目内容匹配,框架合理,内容全面,逻辑清晰,观点鲜明,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政策学习和工作实践参考价值。 


(2)组织研讨。以所编报告为基础,举办1次乡村振兴专题研讨会,为期半天,邀请相关领域理论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发展实践者参加,对报告提出修改完善建议,并就乡村振兴理论、政策和实践进行研讨。 


4.经费安排。不超过17万元人民币。 


5.联系方式。


联系人:马老师


联系电话:010—59195922


电子信箱:xjzxhzc@agri.gov.cn


(二)编纂2025年乡村人才振兴政策与实践研究报告


1.目标任务根据党中央关于乡村人才振兴战略部署和农业农村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安排,重点从“引、育、管、用”四个方面开展乡村人才振兴政策和实践研究,分层分类解读四个方面的政策举措,总结各地典型经验做法和进展成效,分析面临的困难挑战,展望发展趋势,提出政策建议,为政府部门、社会各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2.内容安排依据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结合各地各部门关于乡村振兴出台的政策举措和推进乡村振兴的进展成效,紧密围绕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需要,重点从“引、育、管、用”四个方面开展乡村人才振兴政策和实践研究,分层分类解读政策框架和具体举措,展示经验做法和进展成效,分析短板弱项和面临的困难挑战,提出未来展望与政策建议。报告框架内容包括: 


(1)解读政策举措。紧扣乡村振兴总体战略框架,深入梳理党中央和各地各部门出台的有关乡村人才“引、育、管、用”四个方面的政策框架和具体举措,分层分类解读政策框架和具体举措,包括指导思想、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工作机制以及具体实施方案和步骤等。 


(2)总结成效经验。依照乡村振兴总体战略框架,挖掘各地针对不同类型乡村人才在“引、育、管、用”四个方面的好做法、好形式、好成果、好经验,分析发展模式,总结基本经验和重要启示,展示取得的突出成效。 


(3)分析短板弱项。深入剖析当前阶段乡村人才队伍“引、育、管、用”四个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和面临的困难挑战。 


(4)提出政策建议。根据新时代新征程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结合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新阶段农业增长和农村发展转型升级的新形势新需求,展望乡村人才在“引、育、管、用”四个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前瞻性、启发性的工作意见与政策建议。 


以上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调整完善。 


3.成果要求 


(1)编纂报告。编纂1份乡村人才振兴政策与实践研究报告,不少于15万字,报告应与项目要求匹配,框架合理,内容全面,逻辑清晰,观点鲜明,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学习和实践参考借鉴价值。 


(2)组织研讨。以所编报告为基础,举办1次乡村人才振兴专题研讨活动,为期半天,邀请相关领域理论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发展实践者参加,对报告提出修改完善建议,并就乡村人才振兴理论、政策和实践进行研讨。 


4.经费安排。不超过17万元人民币。 


5.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老师;联系电话:010—59195928 


姜老师;联系电话:010—59195931 


杜老师;联系电话:010—59195932 


电子信箱:xjzxkfc@agri.gov.cn


(三)编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案例选编 


1.目标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总结提炼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在“过渡期”以来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推进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巩固拓展“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脱贫成果,持续深化帮扶产业发展、促进脱贫人口就业、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扶贫资产管理和社会帮扶,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特色做法与典型经验,编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案例选编,生动展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的巨大成效。 


2.内容安排。组织编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案例选编,内含“建立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成果”“帮扶产业”“稳岗就业”“易地搬迁后扶”“扶贫资产管理”“社会帮扶”“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等8个篇章。每个篇章遴选特色典型案例,展示各地区各部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举措、项目行动、特色机制、典型做法和示范经验。选编内容主要包含2个部分:一是案例研究报告综述,总结过渡期以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部署、主要做法、取得成效以及入选案例的基本情况;二是分篇案例报告,每个案例包含“基本情况”“政策部署”“工作举措”“进展成效”“基本经验”“趋势展望”等部分,案例正文前加设“案例导读”,正文后配编“案例特色说明”。 


以上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调整完善。 


3.成果要求。编纂1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案例选编,不少于18万字。案例选编应与项目工作内容匹配,框架合理,内容全面,逻辑清晰,观点鲜明,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学习和实践参考借鉴价值。 


4.经费安排。不超过14万元人民币。 


5.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10—59195925


电子邮箱:xjzxpxc@agri.gov.cn


四)拍摄乡村振兴专题宣传 


1.目标任务紧扣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收官之年重要时间节点,分专题拍摄制作专题宣传片,系统宣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战略部署、政策举措和项目行动,展示各地乡村基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进展成效、特色做法和典型经验,展现脱贫地区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新风貌。 


2.内容安排 


(1)拍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题片。依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框架,聚焦脱贫地区建立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扎实推进巩固“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产业帮扶提质增效,推动就业帮扶持续深化,强化易地搬迁后扶持,完善优化社会帮扶等重点工作,突出基层干部群众,组织开展拍摄制作。 


(2)拍摄“乡村振兴”宣传短片主题为“乡村振兴”。依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所作工作部署,针对新阶段乡村振兴重大政策、重要工作和重点项目,突出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生产转型升级、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加强文明乡风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等关键环节,策划、拍摄和制作系列短视频,为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创建良好社会氛围。 


以上项目工作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实施过程中加以调整完善。 


3.成果要求 


(1)数量要求。一是拍摄10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题片,每份时长不少于10分钟;二是拍摄10份“乡村振兴”宣传短片,每份时长不少于3分钟。 


(2)质量要求。拍摄制作需独立策划,创作大纲及脚本,内容原创率需超过80%,不得涉及版权争议制作成片需主题突出、立意鲜明、形式新颖,内涵积极健康向上,内容准确无误。画面需清晰流畅稳定、声音清楚,有片头片尾,字幕、解说和配图与画面相和谐,最低分辨率不得低于1080*1920,采用MP4 或mov 格式。 


4.经费预算。不超过人民币50万元。 


5.联系方式。


联系人:老师


联系电话:010-59195922


联系邮箱:xjzxhzc@agri.gov.cn


(五)开发制作乡村振兴宣介资料 


1.目标任务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框架和政策举措,结合中心乡村振兴政策宣传、干部培训和人才培育项目活动安排,组织开发制作各类乡村振兴专题宣介资料,展示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各领域的工作举措、项目行动、特色做法和典型案例,展现中心组织推进乡村振兴政策宣传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成果,为推动中心完善宣传机制,改进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提升宣传效能提供支撑保障。 


2.项目内容。 


(1)设计制作文字著作类宣介资料。设计乡村振兴政策信息交流简讯版面并制作成数字化产品,计10份;设计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交流简讯版面并制作成数字化成品,计12份;设计中心研究专著图文宣介资料,不少于20份 


(2)设计制作网络平台类宣介资料。根据中心提供的有关资料,结合党中央国务院和各行业部门乡村振兴重要政策、项目和行动发布实施,设计制作中心网站和新媒体账号发布信息宣传资料,计150份 


(3)设计制作项目活动类宣介资料。根据中心年度业务项目安排,设计制作中心举办的各类业务项目活动的图文影视宣传资料,计10项。涉及预告信息发布、预热宣传推介、业务项目实施过程展现、业务项目成果后续宣传推介等环节。 


(4)设计制作专项业务类宣介资料。根据中心宣传教育业务安排,设计制作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教学案例短视频资料,计8份 


以上项目工作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实施过程中加以调整完善。 


3.成果要求。项目开发宣介资料需与乡村振兴政策举措和中心活动项目内容密切衔接,版式版面设计新颖美观,成品视觉效果良好,展览展示影响较好,充分实现乡村振兴宣传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项目成果需为原创,所引用内容、图片、视频等不得出现版权纠纷。项目资料成果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符合法律法规,不违反公序良俗和社会公德,保证不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 


4.经费预算。超过人民币63万元,分3期拨付 


5.联系方式。


联系人:老师、杨老师


联系电话:01059195921


联系邮箱:xjzxhzc@agri.gov.cn


二、申报事项 


(一)申报单位要求。申报单位须具备相业务资质(专题报告和案例编纂项目需具备科研业务资质,拍摄宣传片和开发制作宣介资料项目申报单位需具备图文影视制作开发相关业务资质),有相应高水平研究和工作团队,且在乡村振兴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并取得突出成效。申报单位应对相关材料真实性进行审核,承担项目管理职责。  


(二)项目实施要求。项目实行组长负责制,申报单位需建立项目实施小组。专题报告和案例编纂项目组组长应具有正高级职称,主要成员需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各成员需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较好的工作基础,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已发表或已为其他课题所用研究成果,不得进行申报。拍摄宣传片和开发制作宣介资料项目组成员应为专业技术团队,具备较强的项目组织、实施与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意策划、脚本撰写、拍摄制作及剪辑编排能力,对乡村振兴工作熟悉且有相关成果积累,能够要求按进度高质量完成项目任务 


(三)申报书提交安排。每个单位只能申报1个项目。申报单位需认真填写申报书,项目组组长签字,加盖申报单位公章,于本公告发布后20日内按照项目安排所列联系方式提交PDF版申报书,并寄递1式5份纸质版申报书。寄递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邮政编码100028。  


三、进度安排 


(一)遴选项目承担机构。3月下旬发布项目申报公告,申报单位提交项目申报书。4月中旬组织专家开展评审,选定项目承担机构,签署项目合同。 


(二)组织实施项目工作项目承担机构按照确定的项目内容框架和实施安排,组织编纂报告按要求提交阶段性成果,定期交流项目进展,讨论项目内容,8月底前提交报告初稿。 


(三)项目成果验收结项。项目承担机构提交项目最终成果,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于10对成果进行评审验收,并按程序报批结项。项目成果知识产权归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所有,公开发表的成果应注明项目资助单位。 


四、经费管理申报单位需严格按照财政预算资金管理要求,根据实际需要科学合理编制经费预算并认真执行,申报单位需认真审核并严格管理。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将对申报单位提出的预算方案进行审核,确定项目所需经费并签订服务合同后,根据部门预算管理相关规定,分期拨付项目经费。 


  


附件: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项目申报书 


  


  


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 


2025年321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