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致富 > 综合科技
第十四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揭晓——两个涉农项目成果获奖
时间:2025-03-31,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于婷婷, 阅读次数:17

3月29日上午,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本届共有53个项目成果获奖,其中,天津大学教授朱鹏飞等完成的“低空智能感知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章文等完成的“面向药物发现的图学习方法研究与应用”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据了解,朱鹏飞项目团队的低空智能感知技术可通过无人机及传感器实时获取农田高精度数据,广泛应用于作物健康监测(如病虫害预警、水分胁迫分析)、精准施肥施药、土壤墒情评估、灾害损失评估及智能灌溉管理,结合AI与物联网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推动智慧农业数字化发展。该项目团队一飞智控自主研发的农业植保无人机系统,基于全天候感知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植被施药精准度,极大程度减少了药液浪费,提高了作业均匀性。单机单天作业面积可达400亩,较传统人工农药喷洒作业效率提高数十倍,同时可将原有无人机作业效率提升4至5倍,相关产品销售订单累计达1万套。全天候感知技术赋能农业植保无人装备,可大大提升劳动生产率,有效抑制国内农业污染,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章文项目团队针对药物发现领域的核心需求,开发创新的图学习方法,为提升药物研发效率和成功率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农药以及中药材开发等多个领域。该项目团队充分发挥湖北地方特色,聚焦“十大楚药”中的菊花和苍术及经典中药复方研究,利用开发的图学习方法识别出四妙丸等复方中与症状相关的关键靶标和分子通路,成功鉴定出菊科中药的关键药效分子,揭示了其在抗炎、抗氧化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为药用植物资源的科学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针对农业病虫害防治,团队结合大模型技术实现可控多肽设计,有效抑制多种农业致病菌,同时显著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打造面向绿色农业的全新解决方案,推动农药研发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迈进。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于婷婷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